又一只千億白馬股被傳聞“砸崩”?市場到底在擔憂什么?
剛剛創出歷史新高的1800億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000661),于5月21日罕見遭遇跌停,令6.6萬名股東有點懵。當日長春高新的跌停,或許是受2個利空預期的影響,其一是19億大宗交易減持后,第二大股東金磊會否繼續減持;其二是市場傳聞長春高新的核心產品重組人生長激素或納入集采。
當日盤后,長春高新第一時間召開了投資者會議,高瓴資本等306家機構共計692位投資者參會。長春高新表示,經內部確認,目前未收到集中采購相關的正式書面文件和通知,預計近期國家推動生物藥的集中帶量采購可能性不大;另外第二大股東金磊表示近期不會再有減持,并且未來對公司的持股比例計劃會保持在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跌停之下,已有大筆資金選擇逆勢抄底。據當日的龍虎榜顯示,龍虎榜的買入、賣出前五席位合計凈買入5.47億元。
1800億“東北茅臺”突然跌停
5月21日開盤后,號稱“東北茅臺”的長春高新股價一路放量下跌,午后直接被砸到跌停板,截至收盤,仍未打開跌停,全天跌幅10%,全天成交金額達81.53億元,創出近期的天量,單日蒸發市值20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5月17日,長春高新股價剛剛創出歷史新高,一度達到522.17元/股,而拉長周期來看,長春高新更是一只名副其實的超級大牛股,近十年的累計漲幅高達1679%,期間發生跌停的次數屈指可數。
那么,長春高新罕見的跌停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一則利空傳聞或許是跌停的“導火索”。5月21日,廣東省醫保局此前印發的《關于共同開展省級藥品和耗材超聲刀頭聯盟采購工作的函》在網上引起熱議,更有文章分析稱,本次廣東發起16省聯盟帶量采購目錄品種涉及藥品數量281個,其中西藥222個,中成藥59個,其中重組人生長激素或將被納入集采。
而長春高新正是重組人生長激素龍頭企業,2020年財報顯示,生長素在內的生物類藥品貢獻了84%的營業收入、90%的毛利,對長春高新的業績至關重要。因此,一旦重組人生長激素納入集采,或將會使得重組人生長激素售價降低,進而對長春高新的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對于這則傳聞,5月21日盤后,長春高新第一時間召開了投資者會議,高瓴資本等306家機構共計692位投資者參會,長春高新表示,經內部確認,目前未收到集中采購相關的正式書面文件和通知,預計近期國家推動生物藥的集中帶量采購可能性不大。
盤后的龍虎榜數據顯示,在跌停之下,多家實力游資介入,華泰證券北京雍和宮買入5.5億元,國泰君安南京太平南路買入2.5億元。此外,深股通賣出4.36億元并買入3.18億元,兩個機構席位合計賣出3.59億元,一個機構席位買入2.92億元。
持股150億的股東開啟減持模式?
除了生長激素集采傳聞以外,一筆大宗交易也引發了市場的警惕。
在跌停前一天(5月20日),長春高新披露的大宗交易數據顯示,當日累計成交了34筆大宗交易,成交數量為412.42萬股,成交價格均為470.01元/股,總金額達19.38億元,較當日收盤折價約7%。值得一提的是,大宗交易的賣方席位均為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而接盤方則主要以機構席位為主。
如此大手筆的拋售,不禁令市場感到些許恐慌,那么到底是誰在套現?未來是否會繼續減持?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5月21日晚間,長春高新公告, 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5月20日期間,第二大股東金磊以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809.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997%。由此可見,5月20日的19億大宗交易的賣方正是金磊。此次減持之后,金磊仍持有3440萬股長春高新,折合總市值仍高達156億元,約占總股本的8.5%。
另外,據長春高新的公告顯示,2020年7月10日至12月16日期間,金磊便已經套現了15.7億元。而5月20日拋售的412萬股股份,是于一個月前剛剛完成解禁。由此可見,金磊減持套現意愿似乎非常強烈。
翻看過往公告得知,金磊所持股份來自于2019年11月的定增收購案,當時長春高新向金磊、林殿海購買金賽藥業29.5%股權,分別向二人發行2326.17萬股、660.06萬股股份,發行價格為173.69元/股,此后金磊與林殿海便成為了長春高新的第二、三大股東。
令市場擔憂的是,目前金磊仍持有3440萬股,后續會否將繼續減持,是否會對股價構成壓制?
對此,長春高新在5月21日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經與金磊初步確認,其減持原因系交稅之后個人一些其他資金需求。同時金磊表示近期不會再有減持,并且未來對公司的持股比例計劃會保持在5%以上。
“醫藥女神”葛蘭曾大舉加倉,持股超26億
其實,將長春高新的財報拆開來看,當年收購的金賽藥業幾乎成為了長春高新業績增長的發動機。
目前,金賽藥業是長春高新控股子公司,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重組人生長激素生產企業,2021年Q1金賽藥業實現收入18.43億元,同比增長49.7%;凈利潤8.78億元,同比增長超70%。從季度情況看,2021年Q1的收入端、利潤端增速相比2020年Q3和2020年Q4呈現逐季加速的趨勢。
在金賽藥業的高速增長助力下,長春高新的業績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據長春高新發布的2021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長春高新的營業收入達22.81億元,同比增長37.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5億元,同比增長61.2%。
與此同時,以重組人生長激素為主的生物類藥品是長春高新最暴利的核心產品,毛利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這也讓長春高新有了“東北茅臺”稱號。
根據國盛證券的調研,2021年Q1整個生長激素市場呈現新患和銷售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可能是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后,寒假期間新增需求集中釋放所致。也因此,這一趨勢隨后可能減緩或發生轉折,其持續性值得密切關注。
另外,太平洋證券測算,以3%矮小癥發病率計算,截至2019年的4-15歲存量患兒約587萬人,考慮金賽、安科以及聯合賽爾等市場主要參與企業的銷售額,預計期間累計治療患兒數僅42萬人,存量市場滲透率不足10%,市場空間仍然較大。
作為醫藥股的大白馬,長春高新一直都是機構的“心頭好”。被譽為“醫藥女神”的中歐基金經理葛蘭,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加倉269.86萬股至579.03萬股,增持幅度超過87%,對應最新總市值為26.4億元。另外,以大消費見長的“頂流”景順長城基金經理劉彥春,其操盤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基金則新晉成為長春高新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位列第八位,持股299.98萬股,以23日收盤價計算,市值約14.4億元。
原標題:《罕見跌停!1800億"東北茅臺"突然崩了,發生了什么?公司緊急召開投資者會議,高瓴也來了》